2010年1月17日 星期日

刺青 典故 流程

●刺青典故

刺青起源係每個民族在進化過程中,用刺青來區分敵我,等到有衣服穿後,就用衣帽區分敵我而取代了刺青,刺青功能雖改變了,但仍繼續遺留在人類社會由中。
        例如女仕們的紋眉、紋眼線都是刺青,歐美國家更把刺青當成「人皮藝術」看待,我國因在春秋戰國與秦、漢交替之際,有所謂的「鯨刑」做為懲罰犯者的記號,因此國內部分民眾仍存有刺青等於不法的陳腐觀念,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應從正面觀點看待人皮藝術。
        在地球悠遠的刺青文化中,最發達的刺青是古埃及國,而羅馬帝國及阿拉伯古國則用來標示犯人或奴隸,所以紋身是有歷史的。早期在世界各國刺青被用在黑社會象徵地位的圖騰,即時源自於古代的刺青觀念。

流程
紋身師下一生的工夫所作的紋身作品與在畫布、絹等畫下的圖面大不相同、由於素材係有生命的人体皮膚、紋身的藝術必是與紋者的身体同時腐朽、大多數的刺青師都會先把要刺的花樣外形畫出來、誏接受刺青的人有機會對圖樣有個大概了解、不滿意可一再溝通修改‧選定好圖樣後‧紋身師會把圖樣作成轉印紙、刺青師會先用消毒藥水擦拭要紋刺部位(也有刺青師是用手繪的方式把圖案輪廓直接描繪受紋的部位)塗上轉印膏後把圖案印上、紋身師把三或五針的針尖伸進色料杯中‧把墨水沾在針上開電鬥、做第一個步驟(割線)針尖快速地在皮上運行、感覺上、多少有點像抓搔‧或是針刺、對某些人更像是酥癢的感覺、不會令人不舒服,對另一些人來說‧則是痛、大多數是兩者的綜合、每個人的反應都截然不同、而紋身師不是蒙著頭幹、針頭上的壓力就是響導、刺出的線條絕不會歪、許多人相信、刺青會流血、可是、當然不是沒有、這種情形極為少數,而且這都是因針不利或技術差勁使然、大都是業餘者所造成、當外廓完成、初期紋飾就豁然出現在眼前。
第二步驟是上色(打霧)這個就用多針頭、有單排針、雙排針、狐形針或圓針從五到三+一都有、視圖案所須而定、而割線要是痛苦的話、這是最不痛的步驟、紋飾上的著色是費時較長的過程、當然也要看圖樣的精巧與否、當紋刺完成時、紋刺的部位會痛、不能摸、特別是穿脫衣服時、這種痛會待續將近廿四小時、當然洗澡擦身都不能碰到肥皂、好誏其癒合、然後一天天地減輕痛感、直到一星期後、一點感覺也沒有了、在刺青時、印象最深刻的自是紋身機所發出的嘎嘎聲、痛楚、以及對一個嶄新的收獲所有的滿足,刺青師來說、通體的舒適和無瑕感,自不在話下、最重要的是一項需要技巧的作品出現在眼前、滿足刺青師的成就感、刺青師的職業通病(腰酸背痛)也會拋於腦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