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

MIND SET ! 奈思比11個未來定見

        本書是奈思比先生對他自己人生歷練下,如何去預測未來的方法作一個闡述。書中最重要的部份是奈思比先生分析歸納出11個自認為相當成熟的想法,提供分享作為分析未來的重要參考工具,雖然並非全然對奈思比先生偏向功利想法的觀點認同,但他思考的方法與長久努力得來的豐富經驗卻是值得效法。書中運用許多他對世界情勢的觀察及企業問題的解決,作案例解析,使讀者能從實例中了解到所謂的定見及該如何有效運用。


       本書最值得細細品嚐與了解的,還是奈思比先生所提的11個定見。脫離了此,本書也就如同一般的社論文章。所以我們在下面逐一檢視並思考其意義。幫助回顧閱讀後的成長。


定見1:不是所有的事都在改變。奈思比先生從生活中最簡單而且直接的事情來說明。他說從祖父時代一直到現在,生活中沒變的事仍然很多,其中對人最重要的事,房子,家人,工作,仍然沒有改變。奈思比在此提醒我們,不要迷失在盲目追求改變的焦慮中。事實上世界上不可能所有的事都會同時變動或都會馬上變動。如果是這樣,真理不會存在,科學定律也不可能存在。水在一大氣壓下煮到攝氏一百度就會沸騰,這是普遍的認知。也不會在今天變成攝氏90度沸騰,明天改變為攝氏110度沸騰。所以有一些我們胡亂的擔心可以不必要,也不要期望世界會如己所願的變化。但是不可否認的,世界仍然一直在變,而且會持續改變下去。我們要練習的事是找出會變的事情,好好的了解,而不是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會改變,而失去了焦點。


定見2:未來就是從現在開始。許多人期望未來的改變,卻忘了最根本的事,現在,這一刻就是未來的起點。我們常會因為追求安逸,而把生活當成例行公事。計畫就照以前的計畫擬定,事情就照以前的方法去做。我們變成在過著過去的生活,卻奢望著美好未來會來到。奈思比先生則從另一個方向告訴我們現在的重要性,而且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認為未來和現在無關,那就會付出代價。如他在書中舉例的小男孩,總是心思放在遠方的天空,結果走著走著就跌倒了。因此現在可以很重要,也可以一下就變成過去。奈思比先生告訴我們幾個好的方法,把現在變成未來的開端,也讓我們更能掌握未來的趨勢。

定見3:不要輕忽了統計數字。從字面上我們就可以了解,有時候還是要讓數字來幫助我們了解一些現況。許多事情都會被個人的情緒,習性,而在傳達給他人時,真實的面貌被改變了。相信大家都有這種體驗。但是有時這種扭曲也因為自己的心境而被自己接受。如此就更擴大偏離事情的真相。但對於這個定見,個人有兩點看法,一是一般人很難對事情的真相作深入的了解,因為願意去花時間看懂難懂的統計數字,並探討各種指標所代表的意義,實在是如鳳毛麟角。同時永遠會有人提出一些統計數字,來說服你去相信他要說的話。我認為人們如果一直相信統計數字,就會永遠搞不清楚真相為何。所以奈思比的這個定見,我個人認為其實是很難適用於一般人。第二點是許多事情有突變或臨界改變的特性,非直接用過去的統計可以預測。例如水到了攝氏一百度,就會突然變成水蒸汽。這個現象就無法用直線性的水加熱多少升溫多少的數字預測出來,所以統計數字同樣只是一種參考而已,不能用統計數字來作為自己未來全部的依據。奈思比先生的不要輕忽統計數字,應該是指對事情可藉統計數字來作一些比較與了解,而不是希望大家盲目相信統計數字。即便如此,奈思比先生在最後重點筆記,還說明比賽分數是不可能造假的,而我們事實上知道,比賽分數還是有人造假的,即使勝負對雙方都很重要。

定見4:盡情想像,別怕出錯。不像第三個定見,個人對這個定見也很認同。據說嬰兒的創造力是最高的,隨著年齡增長,創造力越來越少。有些人整天受到自我畫地為限,創造力降低到接近零。這些人在作事上不容易出錯,但也令人覺得沒趣。嬰兒是尚未受到環境很大的限制壓抑,而且它的生命成長力正在極大值區域,所以充滿了無限創意。我們如想要有一個不一樣的未來,就必需要放開可以去掉的自我限制。努力發揮創意,也把自己弄得像嬰兒一樣充滿生命力。

定見5:未來就像一個拼圖。這個比喻很有趣,就如同成語故事,瞎子摸象的情形。每個人對大未來能看到的觀點有限,以為那就是全部。但是奈思比以拼圖比喻,也如同瞎子摸像一樣,每個人摸到的一部份,拼湊起來,才有機會像是一隻大象。而非大象像樹幹,像一條蛇等。未來是更大的大象,我們要集合大家的視野,來觀看未來,才更有可能看得凖未來。奈思比在這個定見更用檢熟果的例子,來說明如何串接現在許多人的觀點,去產生比較完整而新的觀點。他舉的例子,以科學界之天才愛因斯坦為例。說明愛因斯坦的成功不是靠自己從零到壹,而是吸收許多別人前衛的發現,整合後再延續出新的發現。這樣的現象有點像個人在本所季刊寫的文章內,所提到的概念研發。即是運用幾個新的想法或正在發生的現像去拼出一個新的概念來作為未來產品發展的依據。奈思比先生在此闡述的更為仔細與深入。

定見6:不要走太快了。大家也都知道,許多走在時代尖端的人,生前都過得很不愉快。又如同戰場上的英雄,通常也是最容易戰死的一群人。但是當輪到自己表現時,多數人又會忍不住的想作出自己偉大的一面。例如許多工藝創作,因為這樣的想法,創作者會努力在某部份特別誇大表現,以求讓自己有最大的呈現。但這時候,一般觀者通常無法作跳躍式思考而接受這樣的創作。使得創作者並沒有得到如預期的回應。但我們初看這個定見,似乎有點與第四個定見相斥。經個人再細讀熟思,認為這個定見主要是在描述行動,執行。而定見四主要描述在思想方面。所以兩個似乎又不會有矛盾。這個定見個人認為也相當對。許多人在執行計畫時真的很容易想把理想整個執行出來,結果費了許多經費、人力。但是效果卻沒預期的好。這樣反而容易招致失敗。所以能找到平衡點,是最好的行動準則。也就是奈思比所說的找到自己恰當的位置。

定見7:變革,就要端出牛肉。我們通常以為如果改變會更好,應該大家會毫不猶豫的一起努力去做。結果經常不是如此。有些人會反對,但大多數人會觀望。這種情形其實大家都不陌生。所以歷史上許多變革,都是以失敗收場。就是現在,在台灣,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在發生。不管大如政治,小如辦一個活動。改變,對大多數人來講,是一件彆扭的事。即使不是很明顯或不是很外在的,但在潛意識裡總是因違反自己的習慣而不舒服。所以有機會反對,或受到別人的點火影響,馬上會加入反對的行列。所以變革要成功,如奈思比先生所講的,要端出牛肉來。在這裡我們又可以想到一件事,以前媒體老是要求政府施政,要看得到牛肉。於是政府官員就開始用各種數據形容詞,畫出牛肉的樣子。讓大家心裡浮現出牛肉,大家也感覺好像看到了。只是這種牛肉是端不出來的,因為是用畫的。用畫的牛肉,只是能滿足第一步心裡的滿足,再下去,肚子餓了,還不見牛肉,變革就無法再順利下去。現在奈思比先生講得更明白,要端出牛肉來。暗示,只看得到牛肉其實是不夠的,端出來就是要讓大家吃的。只有吃得到的才是真正的牛肉。但是我們就不禁要問,那有那麼多牛肉,如果沒有牛肉,那不是不要改變了。別急,奈思比先生後面會提到,如果改變不要太大的話,牛肉就不太需要了,但只是改變的時間要拉長而已。

定見8:演變是需要時間的。就如同煮青蛙的故事,逐漸的變化,總是不那麼痛苦,所以能被接受。雖然最後的結局是一樣。奈思比提出這樣的定見,是要告訴大家,社會上有許多演變正在發生,但是以漸進式的居多,而突然變化的為少。這樣的情形可以提示大家兩件事,一是如果你要改變事情,不要急著想成功,而最好能善用時間這個變數,來增加改變的成功性。第二是因許多改變逐漸發生,你可能不察覺,而喪失創造未來的可能性。這樣的定見,也大大的改變了我們的慣性思考,一般人總是被訓練的以為,改變就是馬上要作不一樣的動作。去觀察世事的變化,也常用這種邏輯去看。奈思比先生在此提醒我們,事情不是如此的。以本所為例,本所也歷經許多改變,但是能留下而產生影響的,其實是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產生的變化。而許多很明顯的改變行為或計畫,都會因人事變化而快速消失。
定見9:把握機會,不要急著解決問題。這個定見分為兩句,把握機會與解決問題。看到這個定見,個人覺得奈思比先生有把矛盾統一起來的能力。把握機會,一般人認為就是要快,要積極。而不要急著解決問題,一般人又認為,要慢,緩和。大家或許要問,這兩個看起來相反的事情,為什麼要放在一起,成為一個定見。也許這正是奈思比先生高明的地方,他用這樣的安排讓大家更能去思考許多事情的真正涵意。不要被表面上或習惯上,大家所認定的想法所操縱,而覺得事情就是想當然爾了。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們或許從可以換個角度去思考,把握機會,也許不是要我們快就好,而是要我們知道什麼樣的機會才是我們的機會。而不要急著解決問題,也許是叫我們先作好別的事,而不是把問題丟在一旁就好。也許還有其它的可能性,如果這本書的讀者因此而能產生許多其它的想法,那本書讓讀者學習成長的目的就達到了。而讀者也能藉這個機會擴大自己的思想寬度,不要常被慣性思考所限制住了。這是個人從定見九中額外讀到的訊息,感謝奈思比先生。

定見10:要懂得去蕪存菁。這個定見主要在闡述一個人或一個企業的能力有一定極限,不可能無限制擴大包容所有的人、事、物。所以要能作到去蕪存菁,才能把事情處理好。更進一步,如果個人或公司能把不好的人、事、物去掉,汰換成好的,那這個人或公司的人、事、物肯定會越來越提昇,品質越來越好。奈思比在這個定見解釋不多,也許這個定見已經很明顯化了。他提出一個方法,讓我們能很容易作去蕪存菁的功課。那就是對人、事、物也好,先維持在一個設定的總量,任何時候,都要先去減少目前的量,然後才能再加入新的,以不超過所設定的總量為限。例如,我蒐集了10個杯子,已是我櫥櫃的極限。而那天我突然在某個工藝之家看到一個茶杯,超喜愛,但是我只能先從10個杯子中去找出1個,決定不要了,送給別人。然後我才能再買那個新的茶杯。這樣我的收藏數量就不會增加。但所收集的杯子是越來越接近我真正喜愛的。但是這個定見也有危機,我們常看到有些電影故事情節就是在描述,一個專門集合菁英的團隊,輸給了一個雜牌軍團隊。在電影所講的也就是現實社會中,較少發生的事,所以奈思比的這個定見應該是沒有錯的。只是我們也不要因此就忘了去聽所謂非菁英分子的心聲。

定見11: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這不是一個廣告詞嗎?奈思比先生,很慎重的提出這句話做為最後一個定見。也就是要告訴人們,不管如何預測未來,最後不要忘了人性才是決定所有事情的根本,即使像科學技術這種包含最少人性考量的人類活動。未來很難看得清楚,許多人或企業都心存戒慎,認為未來要贏的關鍵在於能掌握多少科技,因此急與對手競爭,盲目增加科技設施。在這裡奈思比先生明白的指出,許多科技的使用只是造成企業或個人的減分而非加分。他舉一個最常見的例子,那就是電話語音服務,這項科技,處理不好,通常只是浪費客戶的時間與電話費用。因此,最後許多公司改進這項缺失,在最後再加個「或請撥0,由總機為您服務」。但從接通電話開始,到聽到最後一段話,還是浪費了不少時間。所以奈思比先生提出這樣的想法,作為贏向未來的重要參考之一。告訴大家不要盲目追求進步,而忘了這個世界是由複雜的人類所構成,而不是由冰冷的科技所建成的。講到這裡,想到本所的發展,本所的業務主要是工藝項目,這些工作主要含有很大的人性部份。因此從這個定見,我們可以確認基本上我們的立場與未來並不脫節的,但如何從這個基本立場上出發去發展我們的業務,卻是值我們去思考的。

奈思比的11個定見,都是在導正一些錯誤的觀念,並啟發一些新的概念,讓大家更能正確的看到未來,增加掌握未來的勝率。
該如何運用這些定見在自我的發展上,這本書沒有告訴我們該如何做,這些定見的概念>具體,他傳授的11個定見,很像武學祕笈,招招看得懂,但如何運用,如何切換,如何不自相矛盾,則完全要看入門的道行,和尚引進門,修行在個人而定。
奈思比歸納出的11個定見,預設了方法論上的一個提醒,那就是要有一套方法,一套觀念系統,去咧解認識世界。這套方法,必須與時俱進,不能反過來受限思維進步。
歸納整理出3大重點:
1.把握現在,才能掌握未來,抓住當下這一刻!!
2.開始學習閱讀精準數據概念,抓住變的趨勢。
3.慢慢來,比較快(引用九把刀的書名),不要急著解決問題,不要怕出錯。


最後,奈思比先生更用這些定見為例,進行對世界文化、經濟及中國、歐洲及趨勢分五個章節分析。視覺文化的勝出,時尚結合藝術的發展,高設計感的產品,藝術博物館的普及化這幾個趨勢。我們可以參考這些文化趨勢來思考執行方法或方向,也許可以獲得相當的成果。

《奈思比十一個未來定見》這本書,是值得閱讀與思考的一本書。不見得要全然讚同他的看法,但可以藉由他的經驗來修正自己的觀點,我想,這樣的想法,也可能是奈思比先生對讀者最高的期許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