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5日 星期五

紋面●鑿齒

原住民紋面●鑿齒

紋身習俗廣泛流行於東南亞、東北亞、美洲、非洲及大洋洲。

紋身的記載在中國最早見於 《山海經》、《莊子》等書。
古代東方的夷人及南方的越人、蠻人、濮人也流行此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海南島黎族﹐台灣高山族﹐雲南的傣族、獨龍族、德昂族、布朗族、基諾族和四川涼山彝族仍盛行紋身。
紋身有黥文與瘢文之別﹐而以黥文較普遍。
瘢文是在皮膚上作成一定形狀的傷痕,力求對稱和整齊,以作裝飾﹔
黥文則以帶有尖狀棘的樹枝、藤、竹或骨錐施行﹐刻刺時使用拍針棒,沿著事先描繪的線條拍刺肌膚出血,塗以黑汁、鍋煙灰或各種植物染料液汁。

中國的高山族、德昂族男女普遍紋身;黎族、獨龍族僅限於婦女紋身,傣族、布朗族、基諾族只有男性紋身。有些民族文刺全身並黥面﹐有的僅紋身體的一部分。
紋身的年齡多在青年發育時期,也有因年齡不同所刺花紋的部位及顏色各有區別。
在巴布亞﹐男子黥面﹔老年人加刺臂、腿、腳;婦女全身刺文;青年多施紅色,年歲大者用黑色。
而鑿齒是某些民族在原始社會時期產生的一種特殊習俗。
又稱“折齒”、“拔齒”、“打牙”。

在中國,此俗的產生可溯源到6000餘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最早產生於山東─蘇北的大汶口早期文化分布地區,後流行到中國東南部、黃河下游、長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包括屈家嶺、馬家、良渚等文化和華南的印紋陶文化分布地區的古居民。在越、僰、僚、濮、烏滸等古族中也長期流行。
直至20世紀30、40年代,部分仡佬族、高山族仍行此俗。
有些民族的男女青年普遍鑿齒﹐有的民族只限於男性或女性一方。
鑿齒者多在青春期,鑿齒的方式有敲折、拔除、鋸平、毀損等,以對稱地拔除門齒(中﹑側)和犬齒兩類齒組為多﹐拔下齒的較少。
在世界其他地區,除歐洲外,鑿齒風盛行於東亞、東南亞、南北美洲、澳大利亞、大洋洲、太平洋許多島嶼、非洲東部和東南部以及幾內亞、剛果等地許多居民中。
日本在繩紋時代﹐鑿齒風俗也頗盛行。
資料來源:臺北市立圖書館線上資料庫
紋身、鑿齒。(2008)。中國大百科智慧藏。2008年1月22日取自中國大百科智慧藏。

沒有留言: